你的瑜伽为什么总练不好?
在我们身边,一定有不少瑜伽练得非常好,一将瑜伽照发朋友圈就有无数赞的伽友。看到这些,你是否会在心中嘀咕:为什么我的瑜伽总练不好?什么时候我才能像他/她一样?......
为什么你的瑜伽总练不好?一张垫子瑜伽馆总结了瑜伽练习9大误区,看你中招没?
01丨不了解自己的身体
瑜伽初学者容易一直停留在寻找身体觉知感的过渡期,不了解自己的身体,不了解体式,没有用心去体悟身体每一处肌肉骨骼的状态反应。做错而不自知,为了做动作而做,过度的强迫自己。
在瑜伽的练习当中,手腕、膝盖、腰椎、颈椎都是容易受伤的地方,发生这一类的伤害,一般是由于练习者没掌握正确的发力方法和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。
在做手臂支撑类的动作时,如果不会使用手掌均匀发力,很容易把压力放到手腕,造成手腕受伤。在做手掌撑地的动作时,应把10个手指大大的打开,让整个手掌去承受力量。
如果在做站立屈膝的动作时,膝盖超过脚趾尖,长期下去,膝关节容易受损。膝盖不超过脚趾尖是最基本的原则。
前屈,应该给整个脊柱创造空间,后弯,应该在胸椎的地方去创造空间。
02丨忽视了呼吸的重要性
瑜伽体位和瑜伽呼吸的配合是有讲究的,死记硬背的去做动作而不能和呼吸配合,也会引起身体的不适。不要忽视呼吸的重要性,试着将瑜伽体式的动作放慢些,在一吸一呼中慢慢体会。
03丨忽视肌肉耐力
大多数人对瑜伽的认识就是:瑜伽是一项柔软的运动,需要柔韧性才能练或者说是一项能把人变柔软的运动。是的,经常练瑜伽,你的柔韧性会越来越好、你的身体会越来越软,但同时,你的身体也会越来越有力量。
所以只知道去伸展拉伸身体,而忽视肌力耐力的练习,这样只会造成关节韧带过度松弛而导致骨头的移位。瑜伽是柔韧与力量的结合统一,偏重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恰当。
04丨偷懒不热身
热身是所有运动中最重要的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瑜伽前不热身,不认真活动关节,会导致关节太过僵紧无法正确的完成体式,最终会造成身体关节受到伤害。颈部、肩部、手臂、腰胯、脚踝、手腕,都要一一提前做好瑜伽热身准备。
05丨空腹瑜伽
在瑜伽课堂上,有少数练习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、恶心、腹痛等症状。一部分是低血糖患者,在练习前,没有进食,练瑜伽又会消耗能量,在上课的过程中,特别是上高温瑜伽的时候,经常会感觉头晕、恶心。为避免低血糖症状,一般建议在练习前一小时左右吃点东西填填肚子。
06丨太投入,练习次数太频繁
一些刚练瑜伽的朋友,爱上瑜伽的练习,所以便每天练,希望立竿见影看到练习成效,却不知道这样是有危险性的。练习初期身体还不强健时,每天练身体会累积疲劳,往往还没恢复又上课,损伤身体。
建议初期练习每周不要超过3天,一两个月后再逐渐增加次数,不要以为一些瑜伽老师每天都练很有效,人家会控制力道与份量,你还没练会不可以学的。
07丨不必要的紧张
瑜伽初学者最易紧张:紧绷的脚趾,耸起的肩膀,还有泛白的关节......
一些强度较大的姿势,需要练习启动全身力气并集中精力,坚持5次呼吸的时间,但是请切记,在此期间要避免身体出现不必要的紧张。要有意识地放松肌肉,无需过分紧张,相信自己,你完全可以做的到!
08丨想做好体位法,又想省力的做
很多体位法练来辛苦,手脚发抖身体不听使唤,学员一面担心自己姿势难看,一面又希望省些力气回家休息,结果练习时身体便自然而然的朝向省力的方向做了,久而久之身体的关节会承受很多不必要的压力,加上拉筋做的多,韧带拉松了,肌耐力却未跟着提升。
09丨练瑜伽后,急于吹风
古老的瑜伽人留下过警示:运动前后不要急于吹风。我们练完瑜伽后,身体出汗,毛孔打开,这时吹风便容易受到风寒入侵。
毛孔遇寒会立刻紧闭来保护身体,皮肤底下来不及排出的汗水便会在体内四散。这个汗水是身体的污水不是净水,污水渗透到细胞里如果没有排出体外,会成为潜伏的疾病根源。也就是中医讲的”湿”症,必须要提防小心。少运动的人初期练习时会觉得汗流不止,慢慢的随着身体强壮之后,汗就会愈流愈少。
瑜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觉察自己的身体,爱惜它,控制它,避免伤害它。最著名的一个原则就是——以做到自己的极限而不伤害自己为前提。
瑜伽不是竞技运动,它是终身的修行。只要做到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,就是完美的,最重要的是练习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,在习练中发现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的不同。